什么是拉片?
拉片其实就是跟拉锯一样——一格一格地反复看、反复倒带(盘),同时分析纪录下你所看的、所总结的。一格一格地看电影,深度解读电影。然后把每个镜头的内容、场面调度、运镜方式、景别、剪辑、声音、画面、节奏、表演、机位等都纪录下来,最后总结一下。
拉片和影评的区别
拉片与影评的相同点:都是为了评析电影,是人们了解电影的一种方式和平台。不同点:拉片通常会选择一个切入点,主要从视听语言等角度解读电影,有一定的学术和专业性,较冷静客观;影评在题材上较随意自由、内容广泛,一般从主题思想等方面立意,作者的主观意识较强。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看电影亦然。拉片就是抽丝剥茧地读电影。电影专业修养的提高需要慢慢积累。在别人眼中,可能觉得拉片辛苦单调,但对痴迷于电影艺术的人来说,他们却乐在其中。
适合做拉片的5分钟左右的完整电影叙事片段:
《巴顿将军》开头巴顿在星条旗下的演讲
《钢铁侠》大战F22那段/逃出洞穴
《第九区》机器人那段/到实验室偷燃料
《反恐特警组》反恐片段
《绝密飞行》空战片段/艾迪第一次任务
——主题 结构 人物 场景 景别 空间 机位 光线 影调 对话
主题
正像其它艺术作品一样,影片的主题是电影作品中的灵魂和精华,也是我们为之迷恋的“精神家园”。更是我们在看了一部影片以后,力图总结分析出来东西。
主题——是电影中内容的核心与内涵;
是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电影作品中的内容与主题,渗透和体现创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体现着创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
电影的主题往往是多元化的、多侧面的、多切入点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电影的主题是电影的动作和人物的内涵,是电影的情节和事件的外延。主题是编剧、导演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的暗示,艺术作品的主题转化为形象时,是导演思想欲望的情绪宣泄。
现代电影的故事和主题,往往是一句话可以讲清楚,一万句也讲不清楚。
现代电影的主题是深化的,是观众一种内心的情感体验。
电影的主题并不是我们在看完电影以后所总结、归纳出来的“心得体会”、“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而是电影创作者的目标追求和灵魂净化。
电影艺术的主题往往不是简单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化的,多义的。需要我们整体的把握。
通常人们理解的影片主题应该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层次:
1.影片的内容或者是影片的作者力图告诉我们什么。这一点我们从影片的叙事中、人物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和感悟到。它不是抽象的符号,也不是概念的堆砌,而是体现在充满视觉造型特点的银幕效果上。
2.通过对电影的主题、立意及影片的整体视听形象表达理解,我们感悟到了什么。主题虽然是影片所表达的创作者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态度、情感和审美观念,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色彩和风格样式,但不会是纯主观化的东西,一定是一种个人生活的感悟。
对于电影作品所表现出的主题,我们要全面的理解,切记不能片面化和简单化。艺术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用一件最普通的故事,宣扬一种极有意义的思想,折射出丰富的思想内涵,照耀和抚慰人们的心灵,从而提高和净化人们的精神境界。
在我们分析、讨论影片主题的时候,往往为了更为深入地了解作品的主题,领会导演的创作意图,应该查阅影片相关的文字资料,必须做如下十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1)这部影片是改编自哪一部文学作品(名著)?原著作品中作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主题思想,时代背景,人物形象?作品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世界和情感效果?
2)这部影片的导演曾经导演过什么作品?他(她)一贯的创作风格是什么?在这一部作品中,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方法、风格、样式来完成影片叙事及主题表达?
3)这部影片属于哪一类型的风格样式?同一类的影片思味都有哪些?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区别?
4)描述一下,在这部影片中哪一些情节、场景、细节对影片主题的表达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你能否做到准确、生动、完整地表达出这种心理的和艺术的感觉?影片中哪一些东西令你激动的回味?
5)关于这部影片的事件、背景、人物及大众传媒的相关报道你知道多少?
6)从你个人的专业、性别、年龄、文化、修养、价值观、道德观出发,你是怎样认识这部电影的?或者你认为这部影片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
7)在一个什么样的层面上,我们认为可以充分理解影片所要表达的东西,理解导演所要表达的思想,我们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出发点?
8)我们在视觉生理上和审美心理上多大程度对影片产生认同和共鸣?
9)影片中你认为最优秀的,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影片中的风格样式、叙事结构、造型风格、手段方法、影像效果、人物塑造,哪一些是让你最感兴趣的东西?
10)对于这部影片除了大多数公众的意见以外,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你认为影片中最大的不足是什么?
这十个问题,基本上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影片的理解。
重要的是,我们观看了一部影片,就要思考我们所感受。感悟到的东西。要反复地、深入地分析这种理解和感受,解释出对主题的认识、感受、理解的原因。
主题不搞清楚,分析就无法透彻。
关于影片主题的分析就形式而言,文章阅读、段落拉片。同学间讨论和分析写作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结构
影片分析中对影片结构的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我们的影片分析中,大部分同学经常会忽略分析影片结构,甚至,根本不去关注。其实,电影的结构是电影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结构——是影片的组织排列的方式和叙事组合的构造。影片的结构,框架,就是电影的风格。
导演根据影片的主题、内容、人物塑造的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将各诸要素合理、有机、完整地组成一个视听整体,达到艺术上的统一。
影片的结构分析是影片分析中的系统工程,我们认定的电影的结构分析应该包括:
1.剧作结构分析:
剧作的分析主要是对电影的情节设置,情节的组织进行系统的分析。
从电影的创作规律研究表明:戏剧性结构的电影无非是无数件有因果关系、有内在联系的事件,有机地、有目的地安排在一起,最终构成一种结局。
纵观世界各国故事片电影的样式,电影的叙事结构、电影 的剧作结构及故事的结局基本是四种存在模式:
A、情理之中,预料之中;
B、情理之外,预料之中;
C、情理之中,预料之外;
D、情理之外,预料之外
但无论哪样的一种结局,都会充满了“因果关系”“偶然关系”“必然关系”和“戏剧关系”的味道,都会有一种人为主观的因素。
非戏剧性结构的电影,在表面构成上,会更为随意,更为自然和偶然的,许许多多的事件被十分有机地,有意地排列在上起,往往在影片的最后形成上,无非是形成两种模式:1)个体无意识形成集体的有意识。2)整体有意识形成风格的有意识。
现代电影的剧作结构,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变异性,重点表现在剧作的合情与合理的处理上,有的合情不合理;有的合理不合情;但是,从大多数的影片的构成上分析,合情比合理更为重要。
2.情节结构分析:
情节的分析主要是对电影的情节安排在排列方式上的整体分析。
传统的电影情节,往往是顺序型的,线型的排列关系,现代电影的情节则更为复杂,更为混淆。但电影的情节和细节是影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的叙事情节,在总体上构成影片的框架;电影的细节与元素构成影片的内容;电影情节的推动,一般不依靠外部的力量,而着重依赖于人物的动作和细节的设置。
电影情节的编排,往往是依据于人物的心理线索和发展。以往的“戏剧式”电影叙事,对于精巧的外部情节的设计和设置是十分依赖的。
现代电影中,对于叙事中的细节越来越重视,用细节的动作和细节的场面积累来推动情节。这种电影的特点是:重视细节的强调,重视细节的重复,形成影片内在的结构,注重细节的日常化和形象化对人物的塑造和对情节的帮助。
总体来讲,影片的结构是导演风格和主题思想表达的最重要的手段。经分析发现,电影的叙事结构、剧作结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影片最终结构的选择与确定,一定是有利于影片的主题,有利于人物的塑造,有利于风格的体现,有利于叙事的多样化。
人物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创作中的核心,也是作品的核心。反过来讲,人物的塑造,是电影导演创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对文学的理解是“文学是人学”“风格即人”。同其它的艺术形式相比较,电影的创作也是紧紧地围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展开的。
可以这样认为: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
对于电影的基本要求,我们希望是在一系列的场景中,事件中,动作中,对话中看到的不是一般的人(具体的演员),而是鲜活的、有性格的人物。
世界电影中的常规情况是,观众对于电影中的人物(其实是对演员)感兴趣,对于电影中的故事感兴趣,对于电影的主题感兴趣,才会全方位的对电影给予关注。
我们所理解的“人”,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叙事中、戏剧结构中的“符号”和“虚构”的人,是由演员(职业的、非职业的)扮演的银幕形象。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人物——演员,演员——角色,这两者交替的认同。
我们在分析电影时,对人物的分析应该把握住如下问题:
1.分析人物在影片中担当的角色:
我们理解的电影中的人物,往往是电影中演员扮演的“人物”与演员自身形象的综合感觉。人物有时候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的时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主体;是电影情节中的主要情节的发动者和承担者;有的时候,电影中的一些人物对情节并没有特别大的帮助,仅仅是一种“象征”,是一种“符号”。
我们的心理意识和思想意识无法超越的是,我们很难将某一个“演员”的形象,从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中分离出来,往往是三种思维定式:
A:影片中的人物一演员本身
B:影片中的人物一演员十人物
C:影片中的人物一人物
2.分析影片中人物的表现方式:
电影中的人物表现,不仅仅是影片的整体叙事及情节,也不在于其出现场影的多少,对白台词的多少,镜头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具体表演、表现的方式。大体有如下四种方式:
1)人物外形表现:
影片中的人物的外形,是影片人物的重要的性格特征和重要的视觉信息。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更为重视其服装,发型,化装的处理。
例如:美国早期默片时代的经典人物卓别林,其外表很有特点,在电影中的视觉外形形象极为鲜明。影片中的人物外形不但要符合影片的叙事,还要有鲜明的特征。
2)人物景别表现:
某一个人物在电影的表现中,有时更多的是用某一种特定的镜头景别处理。其目的是想充分地利用镜头的景别,着得对人物进行心理、情绪、表现的描写,即使是某一个人物用多种景别处理画面,或者是众多的人物分别用不同的景别加以表现,也是要对人物进行性格和心理的刻画。
例如:《我的父亲母亲》中,“母亲”年轻时的叙事和人物形象,更多的是采用近景、特写和全景、远景的交替应用,“母亲”年老时的叙事和人物形象,更多的是采用全景的镜头来完成,影片的总体风格基本是这样一种规律的处理。
3)人物形体表现:
电影叙事和场景中人物的形体方式处理,大多数是经过导演和演员精心设计的。因为,人物的形体处理的方式和状态,不光是为了叙事,为了场景,更多的是为了人物形象的塑造,甚至是为推动影片的情节。
例如: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彩色回忆时空段落中,年轻的“母亲”,人物的形体永远是处在运动之中,处在站立和跑动之中;而黑白现实时空段落中,年老的“母亲”,则恰恰是相反的处理,大部分形体表现处理成为静止的形态和坐姿状态。
4)人物位置表现:
影片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人物位置,无论是在影片风格,画面效果人物塑造上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在具体画面处理的方式上,有的人物在画面上是居中处理;有的人物在画面上是居边处理;有的人物位置干脆是不规则的卡头卡脚处理。
例如:影片《黄土地》的人物位置的整体风格是居中处理。影片《一个和八个》的人物位置的整体风格是居边处理。这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使得影片画面构图中的人物位置有一种鲜明的造型效果。其实,这都是一种影片叙事、手段、风格的外延。
从影片的宏观上分析人物的表现方式,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一定是导演十分重视的技巧与元素。通过这种细致和量化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影片的风格、画面、效果、技巧、结构和导演手法。
3.分析人物动作的表现技巧:
影片中决定人物动作的重要因素是环境、事件和规定要求。
作为导演,对于人物动作的简单表现和复杂表现,在影片的叙事风格上会产生不同结果。那么,核心的问题就是导演采用什么样的镜头技巧来反映和表现这些人物的动作。这时叙事中的人物动作成为了内容,镜头处理表现技巧成为了形式。
我们在分析影片的人物动作时,讨论人物动作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动作方式,仅仅是我们分析人物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同时我们要分析影片的镜头中和段落中采用什么样的具体镜头技巧(方法),来表现此时此地的人物动作。
导演在实际创作和拍摄处理上,可以是用不同的镜头技现(方法),拍摄和表达不同的人物动作,也可以是用相对固定(一样)的镜头技巧(方法),表达同一的动作和不同的动作。如果是采用后者的处理方式,就会产生影片人物动作镜头技巧(方法)处理上的特殊风格。
例如:导演陈凯歌拍摄的影片《黄土地》,大量地采用静止(静态)的镜头完成画面的表达,采用极为有限的摇镜头表现部分的人物动作和运动,表现场景的空间;导演徐克拍摄的影片《新龙门客栈》大多数是采用夸张、变形的镜头画面形式表现各种人物的近景和动作;导演吴宇森拍摄的大部分影片,大量地在叙事镜头和动作镜头中采用高速摄影(慢动作)的镜头技巧,来表达影片中人物的动作的异化,具有一种人物形象塑造的浪漫、飘逸与超然感觉,有一种影片“暴力”美学的特征。
4.分析场景中、镜头中人物的光线形式:
按电影的常规分析,场景中、镜头中人物的光线的形式应该有其相对的设计性、独立性、形象性、鲜明性。
人物光线的形式,除了受到场景、空间、环境、光源的位置、方向、性质的影响外,还要受到影片的主题、内容、风格、样式、叙事、情节和导演处理的制约。
有的时候,为了达到人物形象的塑造,赋予影片中某一个人物以一种特定的光线形式。只要这个人物一出现,这种专门设计的光线的效果就存在。
例如:导演张艺谋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陈老爷这个人物的光线形式,就是具有相当程度的规定性,完全是逆光、剪影、半剪影的处理。使人物的形象刻画十分鲜明,增加了人物的神秘感,在影片的叙事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的时候,为了达到影片叙事情节的表达,在影片中赋予某一个人物以一种特定的光线效果,这个人物走到哪里,这种光线效果就带到哪里。美国影片《现代启示录》中,威拉上尉历尽艰难,深人到丛林中去寻找库茨上校,在影片的结尾的场景中,丛林中库茨上校的居住地的光线效果,则完全是主观化的处理,人物只有逆光的处理,很神秘,很形式。
有的时候,摄影光线的处理完全是为了影片全片的风格,使某个或者某几个人物,采用一种特定的光线效果形式。
例如:导演关锦鹏拍摄的影片《阮玲玉》中,现代时空(演员扮演的段落)的人物处理,假定性的人物送光、轮廓光十分鲜明,很有现代感和唯美性,超越了早期资料影片的审美氛围,在光线的形式上,形成了两个不同时空的交替。
场景
场景——是影片叙事的基本载体和影片特定的空间环境。
场景——是影片重要的造型元素。
现代电影的场景,可以是现实空间环境,也可以是非现实空间环境,但是,这两种场景的存在,都要求要体现和反映剧本中规定的情境。
通常的,影片中场景存在的方式和种类,大体上可以划分成如下六种:
1) 内景——在摄影棚内,专门为影片的拍摄搭制的人工场景。这种场景的空间有限,拍摄的环境完全要布置,光线的处理可以比较细腻,拍摄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2)外景一一大自然中自然景观的场景。这种场景的空间比较广阔,往往要选择局部进行拍摄,或者是对局部进行加工才能拍摄,由于受自然光线的限制,光线的处理要选择光线的时机。
3)实景——人类居住和活动的自然建筑的场景,这些场景的存在,往往不是为了影片的拍摄。这种场景空间十分真实,具有生活的气息,但是,有明显的建筑结构关系,拍摄起来也受一定的限制。
4)场地外景一一为了影片的拍摄,按一定的比例,专门在选定的自然环境中人工搭制的场景。这种场景的空间比较合理,符合影片的拍摄要求。但是对总体美术设计的要求比较高,也会受到自然光线的限制。
5)特技合成景——人工搭制的,用于配合特技拍摄的小比例人工场景。这种景一般是模型的景,需要与实际的自然场景拍摄在一起,美术设计的透视、比例十分的重要。
6)计算机模拟景——利用计算机(数字)技术创造的虚拟现实的场景环境。
现代电影中,电影场景的构成有如下的几种特点:
1) 影片的银幕空间是由多种类型的场景以不同的顺序和方式组成的。
2) 同一场景内,可以开展和表现一场戏,也可以开展、表现多场戏。
3) 一场戏可以在一组场景或多组场景中展开。
4) 影片中的场景的视觉效果,参与影片的叙事和造型,从而推动影片情节的发展。
5) 场景的变化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
6) 影片的构成上,场景交替变化、交替运用越来越频繁。
7)特技合成,虚拟现实的场景的出现和使用越来越广泛。
8)影片中的场景在视觉造型和视觉风格上越来越影响和决定影片的风格。
电影场景,首先是一个空间的关系,它规定和制约影片某一个段落的人物、叙事、动作对话的构成与处理。场景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概念,例如:操场、街道、河边、厨房、卫生间、车内。影片中的场景,可以有地域的限制,也可以没有地域的限制。一幢郊区的别墅,严格的意义应该是一个场景,但是,在具体的拍摄中,室内的戏和室外的戏,我们在拍摄和表述上往往又分为两个不同的场景。
电影场景其次有一个时间的关系,它规定和制约这个场景所表达的叙事、动作的时间关系。正如我们经常讲的:就影片叙事而言,换镜头就是隔时间;换场景就是换时间,换空间。
通过拉片和影片的分析我们发现,电影中场景的选择、利用、排列、构成,会影响到以下几个问题:
1)场景决定影片的风格:场景的选择和具体的运用,在宏观上就决定了影片的叙事风格和造型风格。我们常常讲:外景利于影片的气氛。内景利于影片的光线运用;实景利于影片的空间表达。外景出意境,内景出戏,实景出调度。
2)场景影响影片的空间感觉:电影中外景的出现,无论场次的长短、多少,都会在影片中形成一种整体的空间规模。感觉和效果。而在内景的拍摄中,我们会有一种与之相反的感觉,显得影片空间变化较多,但不完整。
3)场景制约人物形象的塑造:电影中外景的应用,使得人物的表达更为有环境依据,使人物在叙事上更有可信程度,更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内景的应用,优化了摄影的造型元素,在视觉上更有利于人物的塑造,更主要的是有利于人物的“戏”的表现。
4)场景关系影片的影调构成:由于影片中场景的有意 识、无意识的变化,影片中的地调关系会有很大的变化,可以构成影片的不同场景的不同的初调效果。
5)场是决定一段叙事情节的完整:电影中的一个场景可以清晰、明确地完成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叙事情节,也可以仅仅是表达叙事情节的一个小小的部分。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我们也要关注场景在影片中所起的作用。一场戏,是一个表述性的语言,是一个实际增节的称呼,更是一个独立的事件的表达方式。实际增况往往是;一场戏有可能在一个场景中完成,也有可能在几个场景中完成。
由于电影中场景的作用十分重要,要求我们在选择场景的时候要特别地道憧和准确。根据我们对现代电影的分析,电影中的场景构成方式越来越灵活,场景的数量越来越丰富,这样,有利于影片的叙事,有利于影片的人物塑造,有利于影片的风格表达。因此,电影场景的运用规律是我们要进行细化分析的东西。
以下拉片片单节选自北京电影学院苏牧教授《荣誉》一书:
《电影拉片片目》(1)
一、中国影片
1、《神女》(1934年):联华影业公司。导演:吴永刚。
2、《大路》(1934年):联华影业公司。导演:孙瑜。
3、 《渔光曲》(1934年):联华影业公司。导演:蔡楚生。
4、《马路天使》(1937年):明星影业公司。导演:袁牧之。
5、《十字街头》(1937年):明星影片公司。导演:沈西苓。
6、 《八千里路云和月》(1947年):昆仑影业公司。导演:史东山。
7、《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年):昆仑影业公司。导演:蔡楚生、郑君里。
8、《小城之春》(1948年):文华影业公司。导演:费穆。
9、 《乌鸦与麻雀》(1949年):昆仑影业公司。导演:郑君里。
10、《我这一辈子》(195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石挥。
11、《南征北战》(195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成荫。
12、 《林家铺子》(195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水华。
13、《红色娘子军》(1961年):天马电影制片厂。导演:谢晋。
14、《李双双》(1962年):海燕电影制片厂,导演:鲁韧。
15、《早春二月》(196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谢铁骊。
16、《小兵张嘎》(196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崔嵬、欧阳红樱。
17、《农奴》(196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李俊。
18、《英雄儿女》(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武兆堤。
19、《杜鹃山》(197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谢铁骊。
20、《春苗》(197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谢晋。
21、《邻居》(1981年):青年电影制片厂。导演:郑洞天,徐谷明。
22、《沙鸥》(1981年):青年电影制片厂。导演:张暖忻。
23、《都市里的村庄》(1982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滕文骥。
24、《我们的田野》(1983年):青年电影制片厂,导演:谢飞。
25、《风柜来的人》(1983年):台湾万年青电影公司。导演:侯孝贤。
26、《一个和八个》(1984年):广西电影制片厂。导演:张军钊。
27、《黄土地》(1984年):广西电影制片厂。导演:陈凯歌。
28、《黑炮事件》(1985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黄建新。
29、《野山》(1985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颜学恕。
30、《童年往事》(1985年):。导演:侯孝贤。
31、《盗马贼》(1986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田壮壮。
32、《恋恋风尘》(1986年):。导演:侯孝贤。
33、《红高粱》(1987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张艺谋。
34、《太阳雨》(1987年):珠江电影制片厂。导演:张泽鸣。
35、《尼罗河女儿》(1987年):台湾综艺有限公司,导演:侯孝贤。
36、《人鬼情》(198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黄蜀芹。
37、《顽主》(1988年):峨嵋电影制片厂。导演:米家山。
38、《本命年》(1989年):青年电影制片厂。导演:谢飞。
39、《悲情城市》(1989年):台湾年代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导演:侯孝贤。
40、《笑傲江湖》(1990年):香港出品,导演:胡金铨、徐克。
41、《双旗镇刀客》(1991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何平。
42、《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年):,导演:杨德昌。
43、《暗恋桃花源》(1992年):台湾表演工作坊电影有限公司,导演:赖声川。
44、《秋菊打官司》(1992年):青年电影制片厂/香港银都机构有限公司,导演:张艺谋。
45、《霸王别姬》(1992年):北京电影制片厂/香港汤臣电影公司,导演:陈凯歌。
46、《戏梦人生》(1993年):年代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导演:侯孝贤。
47、《喜宴》(1993年):,导演:李安。
48、《活着》(1994年):香港年代有限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张艺谋。
49、《饮食男女》(1994年):,导演:李安。
50、《重庆森林》(1994年)香港出品。导演:王家卫。
51、《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年):中国电影合拍公司/香港港龙电影公司,导演:姜文。
52、《独立时代》(1994年):台湾原子影视传播公司,导演:杨德昌。
53、《东邪西毒》(1994年):香港出品,导演:王家卫。
54、《爱情万岁》(1994年):,导演:蔡明亮。
55、《大话西游》(1995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刘镇伟。
56、《好男好女》(1995年):台湾联登国际有限公司,导演:侯孝贤。
57、《南国再见,南国》(1996年):台湾侯孝贤电影社,导演:侯孝贤。
58、《麻将》(1996年):台湾原子影视传播有限公司,导演:杨德昌。
59、《巫山云雨》(1996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章明。
60、《香港制造》(1997年):香港天幕制作有限公司,导演:陈果。
61、《小武》(1997年):香港胡同制作,导演:贾樟柯。
62、《河流》(1997年):,导演:蔡明亮。
63、《征婚启事》(1998年):。导演:陈国富。
64、《鬼子来了》(1999年):北京华谊兄弟太和影视公司。导演:姜文。
65、《一一》(2000年):,导演:杨德昌。
66、《站台》(2000年):香港胡同制作、日本T-MARK公司,导演:贾樟柯。
67、《安阳婴儿》(2001年)导演:王超。
68、《盲井》(2002年)导演:李杨。
69、《台北晚九朝五》(2002年):台北影业公司,导演:戴立忍。
70、《最好的时光》(2005年):台湾三视多媒体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导演:侯孝贤。
71、《静静的嘛呢石》(2005年):北京博纳百家文化公司,导演:万玛才旦
72、《牛皮》(2005年):独立制作,导演:刘伽茵。
73、《颐和园》(2006年):中国 / 法国出品。导演:娄烨。
74、《十三棵泡桐》(200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 / 北京紫金长天传媒文化。导演:吕乐。
75、《太阳照常升起》(2007年):香港英皇电影 / 北京太和 / 北京不亦乐乎。导演:姜文。
二、外国影片:
1、《党同伐异》INTOLERANCE(1916年):美国沃克制片公司,导演:格里菲斯。
2、《战舰波将金号》δроносеЦ Потёмкин (1925年):,导 演:爱森斯坦。
3、《掏金记》(1925年):美国卓别林影片公司,导演:卓别林。
4、《一条安达鲁狗》Un Chien Andalou (1929年):法国布努艾尔影片公司,导演:布努艾尔。
5、《摩登时代》MODERN TIMES(1936年):美国卓别林影片公司,导演:卓别林。
6、《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年):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导演:维克托·弗莱明。
7、《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1940年):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导演:茂文·勒鲁瓦。
8、《蝴蝶梦》Rebecca(1940年):美国谢尔兹尼克影片公司,导演:希区柯克。
9、《公民凯恩》Citizen Kane (1941年):美国雷电华电影公司,导演:奥逊·威尔斯。
10、《偷自行车的人》Ladri di biciclette(1948年):意大利Pds影片公司,导演:德·西卡。
11、《晚春》(1949年):日本松竹电影公司,导演:小津安二郎。
12、《罗生门》(1950年):日本大映公司京都制片厂,导演:黑泽明。
13、《罗马11时》Roma ore 11 (1952年)意大利出品,导演:朱塞佩·德·桑蒂斯。
14、《正午》High Noon(1952年):美国克拉默影片公司,导演:复莱德·齐纳曼。
15、《后窗》Rear Window(1954年)美国出品,导演:希区柯克。
16、《野草莓》Smultronstället (1957年):瑞典AB影片公司,导演:伯格曼。
17、《四百下》Les Quatre Cents Coups (1959年):法国卡罗斯影片公司,导演:特吕弗。
18、《精疲力尽》A Bout de Souffle (1959年):法国皇家影片公司,导演:戈达尔。
19、《广岛之恋》Hiroshima Mon Amour (1959年):法国科莫影片公司/日本大映株式会社,导演:阿仑·雷乃。
20、《士兵之歌》Бaллaдa o coлдaтa(1959年):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导演:格·丘赫莱依。
21、《裸岛》裸の島(1960年):日本近代映画协会,导演:新藤兼人。
22、《去年在马里昂巴德》L’Année dernière à Marienbad(1961年):法国特拉影片公司,导演:阿仑·雷乃。
23、《秋刀鱼的味道》秋刀鱼の味(1962年):日本松竹电影公司,导演:小津安二郎。
24、《阿拉伯的劳仑斯》Lawrence of Arabia(1962年):英国地平线影片公司,导演:大卫·里恩。
25、《八部半》Otto e mezzo(1963年):意大利西奈里兹电影公司,导演:费里尼。
26、《红色沙漠》I1 deserto rosso(1964年):意大利多维米拉影片公司,导演:安东尼奥尼。
27、 Fascism(1965年):苏联出品。导演:罗姆。
28、《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Un home et une femme(1966年):法国巴黎13影片公司,导演:克罗德·勒鲁什。
29、《安德列·鲁勃寥夫》ΑНДРеЦ ΡуδЛев(1966年):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导演:塔尔科夫斯基。
30、《邦尼和克莱德》(《雌雄大盗》)Bonnie and Clyde(1967年):美国塔泰拉希勒公司,导演:阿瑟·佩恩。
31、《毕业生》The Graduate(1967年):美国联美影片公司,导演:迈克·尼科尔斯。
32、《放大》Blow-up(1967年):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导演:安东尼奥尼。
33、《2001年: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1968年):美国霍克影片公司,导演:库布里克。
34、《巴顿将军》Patton(1970年):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导演:弗兰克林·夏夫纳。
35、《魂断威尼斯》Morte a Venezia(1971年):意大利阿尔发影片公司。导演:维斯康蒂。
36、《发条桔子A Clockwork Orange(1971年):英国波拉里斯影片公司,导演:库布里克。
37、《教父》The Godfather(1972年):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导演:科波拉。
38、《巴黎最后的探戈》L’ultimo tango a Parigi(1972年):罗马PEA影片公司/巴黎联美影片公司,导演:贝尔托卢奇。
39、 《中国》Chung Kuo.Cina(1972年)意大利出品,导演:安东尼奥尼。
40、 《呼喊与细语》Viskningar och rop(1972年):瑞典电影研究所/A·B电影公司,导演:伯格曼。
41、《五号屠场》Slaughterhouse-Five(1972年):美国出品,导演:乔治·雷·希尔。
42、《性爱宝典》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Sex(1972年):美国出品,导演:伍迪·艾伦。
43、《骗术大全》(《骗中骗》)The Sting(1973年):美国环球影片公司,导演:罗依·希尔。
44、《对话》Conversation(1974年):美国出品,导演:科波拉。
45、《恐惧吞噬灵魂》Angst essen Seele auf(1974年):德国慕尼黑探戈电影公司,导演:法斯宾德。
46、《德尔苏"乌扎拉》Dersu Uzala(1975年)出品:Daiei(JP)。导演:黑泽明。
47、《镜子》ZERKALO(1975年):苏联出品。导演:塔尔科夫斯基。
48、《飞越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1975年):美国联美影片公司,导演:米洛斯·福尔曼。
49、《出租车司机》Taxi Driver(1976年):美国菲里普斯影片公司,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50、《花边女工》La Dentelliere(1976年):法国阿克逊电影制片公司,导演:克罗德·高雷塔。
51、《欲望的隐晦目的》That Obscure Object of Desire(1977年):法国、西班牙出品,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
52、《木屐树》L’albero degli zoccoli(1978年):意大利诺莱基奥电影公司,导演:埃尔马诺·奥尔米。
53、《猎鹿人》The Deer Hunter(1978年):美国埃米影片公司,导演:迈克尔·西米诺。
54、《感官王国》REALM OF PASSION(1978年):日本大岛独立制片公司,导演:大岛渚。
55、《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1979年):美国佐伊特鲁普制片公司,导演:科波拉。
56、《克莱默夫妇》Kramer vs Kramer(1979年):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导演:罗伯特·本顿。
57、《玛丽莲·布劳恩的婚姻》Die Ehe der Maria Braun(1979年):德国阿尔巴特罗斯电影公司,导演:法斯宾德。
58、《铁皮鼓》Die Blechtrommel(1979年):德国弗兰茨·塞茨电影公司,导演:施隆多夫。
59、《老姑娘》:法国出品。
60、《愤怒的公牛》Raging Bull(1980年):美国查托夫-温科勒制片公司,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61、 《最后一班地铁》Le Dernier Metro(1980年):法国卡洛斯影片公司,导演:特吕弗。
62、《荣誉》Fame(1980年):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导演:艾伦·帕克。
63、 Mao To Mozart(1981年)美国出品。导演:默里·勒纳。
64、《法国中尉的女人》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1981年):英国朱尼珀影片公司,导演:卡莱尔·赖兹。
65、《莉莉·玛莲》Lili Marleen(1981年)德国出品,导演:法斯宾德 。
66、《火之战》La Cuerre du Feu (1981年)出品:法国、加拿大,导演:让·雅克·阿诺。
67、《靡菲斯特》MÉPHISTO(1981年):匈牙利奥伯耶克蒂夫制片厂,导演:洛·科尔陶。
68、《水手克莱尔》Quererlle(1982年)出品:德国、法国。导演:法斯宾德。
69、《芳名卡门》Prénom Carmen(1982年):法国萨拉影片公司,导演:戈达尔。
70、《蓝色的女人》法国出品。
71、《迷墙》The Wall(1982年)英国出品,导演:艾伦"帕克。
72、《失去平衡的生活》Koyaanisqatsi(life out of balance)(1982年)美国出品。导演:戈弗·雷吉奥。
73、《乡愁》NOSTALGHIA(1983年)出品:意大利、法国、苏联,导演:塔尔科夫斯基。
74、《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Merry Christmas Mr.Laurence(1983年):英国托马斯电影公司/日本松竹-富士公司,导演:大岛渚。
75、《楢山节考》楢山節考(1983年):日本东映公司,导演:今村昌平。
76、《沙滩上的宝莲》Pauline à la plage(1983年)法国出品,导演:艾里克·侯麦
77、《得克萨斯州的巴黎》Paris’Texas(1983年):法国阿尔戈斯影片公司,导演:维姆·文德斯。
78、《卡门》Carmen(1983年):西班牙爱米里埃·佩德拉影片公司,导演:卡罗斯·绍拉。
79、《美国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1984年):美国华纳影片公司,导演:塞尔乔·莱翁内。
80、《舞厅》Le bal(1984年):意大利/法国/阿尔及利亚联合制作,导演:埃托雷·斯科拉。
81、《鸟人》Birdy(1984年):美国三星影片公司。导演:艾伦·帕克。
82、《未来战士》(《终结者》)Terminator(1984年):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83、《狗脸岁月》My Life as a Dog(1985年):瑞典出品,导演:莱斯·哈尔史卓姆。
84、《乱》RAN(1985年):海拉德·艾斯公司/格林尼治影业公司。导演:黑泽明。
85、《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1985年):美国环球影片公司,导演:西德尼·波拉克。
86、《阿基米德后宫的茶》Le The Au Harem D’archimêde(1985年):法国电影艺术家协会制片公司,导演:穆迪·沙雷夫。
87、《牺牲》Offret(1985年):瑞典电影学院/法国阿尔戈斯影片公司,导演:塔尔科夫斯基。
88、《蜘蛛女之吻》Kiss of the Spider woman(1985年):巴西巴本科影片公司/美国戴维·威斯曼影片公司,导演:埃克托·巴本科。
89、 《开罗的紫玫瑰》The Purple Rose of Cairo(1985年):美国出品。导演:伍迪"艾伦。
90、《地下铁》Subway(1985年):法国高蒙电影公司,导演:吕克·贝松。
91 《三岛由纪夫》Mishima: A Life in Four Chapters (1985年):美国出品。导演:保罗·施埃德。
92、《37度2》(《巴黎野玫瑰》37°2 le matin(1986年):法国出品,导演:让-贾克·贝内。
93、《悔悟》Aka Pokayaniye(1986年):苏联格鲁吉亚电影制片厂,导演:钦·阿布拉泽。
94、《我是城堡的主人》JE SUIS LE SEIGEUR DU CHATEAU(1986年):法国出品。导演:安东尼奥·德尔雷阿尔。
95、《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1987年)出品:意大利/中国/英国,导演:贝尔托卢奇。
96、 《芭比特的盛宴》Babette's Feast(1987年)出品:丹麦、法国,导演:。
97、《机遇之歌》Przypadek(Blind Chance)(1987年)出品: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
98、《柏林苍穹下》PER HIMMEL IIBER BERLIN(1987年):联邦德国出品,导演:文德斯。
99、《布拉格之恋》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1988年):美国奥里马影片公司,导演:菲利普"考夫曼。
100、《十戒》Dekalog, jeden (1988年):波兰电视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
101、《性、谎言、录像带》Sex, Lies and Video-tape(1989年):美国奥特洛影片公司,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
102、 《死亡诗社》(《春风化雨》)Dead Poets Society(1989年):美国塔奇斯通影片公司,导演:彼得·威尔。
103、《理发师的情人》Mari de la coiffeuse, Le (1990年)。法国出品。导演:帕特里斯.勒孔特。
104、 《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1990年):美国普罗甘达影片公司/美国宝利金公司,导演:大卫·林奇。
105、 《套马杆》(《蒙古精神》)Urga(1991年):苏联3T电影制片公司,导演:米哈尔科夫。
106、 《巧克力情人》Como Agua Para Chocolate (1992年):墨西哥出品,导演:阿尔方索.阿拉。
107、 《钢琴课》The Piano(1993年):澳大利亚电影委员会/法国CiBy2000影片公司,导演:简·坎皮恩。
108、 《白色》Blanc(1993年):法国MK2公司,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
109、《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1993年):美国安布林娱乐公司,导演:斯皮尔伯格。
110、 《暴雨将至》Before the Rain(1994年):南斯拉夫出品。导演:米尔科·曼切夫斯基。
111、 《杀手李昂》(《这个杀手不太冷》)Léon(1994年)出品:美国、法国,导演:吕克"贝松。
112、 《低俗小说》Pulp Fiction(1994年):美国米拉麦克斯公司,导演:昆廷·塔伦蒂诺。
113、《天生杀人狂》Natural Born Killers(1994年):美国伊克斯特兰和新摄政影片公司,导演:奥利弗·斯通。
114、《烈日灼人》(《毒太阳》)Burnt by the Sun(1994年):俄罗斯卓特电影公司,导演:米哈尔柯夫。
115、《肖申克的救赎》(《刺激1995》)Shawshank Redemption(1995年):美国出品,导演:弗兰克"达拉伯恩特。
116、 《情书》Love Letter(1995年):日本富士电视台,导演:岩井俊二。
117、 《云上的日子》Al di là delle nuvole(1995年)出品:意大利、法国、德国,导演:安东尼奥尼、文德斯。
118、 《地下》Underground(1995年):法国Ciby2000影片公司,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119、《樱桃的滋味》The Taste of Cherry(1996年):法国Ciby2000影片公司,导演:阿巴斯。
120、《猜火车》Trainspotting(1996年):英国电视四台,导演:丹尼·保尔。
121、《小鞋子》The Children of Heaven(1997年):伊朗出品。导演:马吉德·马吉迪。
122、 《花火》HANA-BI(1997年):万代视觉/东京电视台。导演:北野武。
123、 《变脸》Face(1997年):美国出品,导演:吴宇森。
124、 《永远的一天》ETERNITY AND A DAY(1998年)。出品:希腊/法国/意大利。导演:安哲罗普洛斯。
125、《两杆大烟枪》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1998年)出品:SKA FILMS。导演:盖"瑞奇。
126、《海上钢琴师》La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The Legend of 1900)(1998年):意大利出品,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
127、 《罗拉快跑》Run Lola Run(1998年):德国巴伐利亚电影公司,导演:汤姆·提克威。
128、《西伯利亚的理发师》Sibirskij tsiryulnik(The Barber Of Siberia)(1999年):俄罗斯出品,导演:米哈尔科夫。
129、 《苏菲的世界》sofies verden (Sophie''s World)(1999年)出品:NRK公司,导演:艾立克"古斯达夫逊。
130、《黑客帝国》Matrix(1999年):美国GrouchoⅡ电影公司,导演:沃卓斯基兄弟。
131、《黑暗中的舞者》Dancer in the Dark(2000年):丹麦电影学院/丹麦广播公司。导演:拉斯·冯·提尔。
132、《天堂》(《疾走天堂》)Heaven (2002年):德国出品。导演:汤姆·提克威。
133、 《对她说》Hable con Ella(Talk to her)(2002年):西班牙出品。导演:阿尔莫多瓦。
134、《俄罗斯方舟》Russian Ark(2002年)出品:德国、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135、 《巴比塔》(2006年):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导演: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136、《人造风景》(2006年):加拿大出品。导演:詹尼弗·北齐沃尔。
137、 《香水》 (2007年):法国 / 西班牙 / 德国出品。导演:汤姆·提克威。
故事情节设计的终极方法论
美人在骨,不在皮。故事也是如此。
故事的骨相决定故事的皮相。
故事“骨相”是有桥段组成的。
每个真正的编故事高手,都是精通“桥段”的高手。
所有新故事,都不过是旧桥段的重新排列组合而已
桥段就是剧情的“基本粒子”
学会抽取,变换,重组桥段,你就能随心所欲设计故事情节了
《扒桥段》试听,点击即可收听
主讲:半镜先生
一套你闻所未闻的故事创作方法论
直指故事创作本质,直指故事创作根源
简洁,实效,颠覆,震撼
直接拨开一直困扰你的故事创作迷雾
颠覆你的故事认知,震撼你的创作三观
让你的故事创作系统立马升级
你听完就会发现:你以前所有的东西,都是白学了
一套让你相见恨晚的故事创作课程
故事设计终极方法论
扒桥段
故事的情节原型与千变情节
专为职业故事人量身打造的课程
主讲:半镜先生
目前国内最专业,最系统,最实用的“故事创作”课程
最新课程 干货密集
更简洁,更系统,更实用
主讲介绍
半镜先生,故事创作实战派和故事研究者。写作”半镜奇谈“系列故事。前出版人,和图书作者。曾写作出版实体图书100多本。现居石家庄,带领团队在做原创故事和漫画。业余从事故事研究,举办故事创作培训。其人具有一眼洞穿事物本质的智慧,其课程简洁实效,直指本质,极具穿透力和震撼性。讲授有《拉故事》《扒桥段》《冲突线》《故事原理》等课程。“半镜奇谈”系列漫画,院线电影等已启动。
适用对象
1.想提高编故事能力的人
2.想提升故事鉴别力的人
适用范围
长篇小说,短篇小说,网络小说,通俗故事
电影剧本,电视剧本,动画剧本,漫画脚本
课程介绍
这个课程讲的是“换元法”在故事情节方面的具体运用。同时,这也是一套与众不同的故事原创认知论,会刷新你故事创作的视野和三观;这也是一套另辟蹊径的故事创作方法,让你在编故事和设计情节方面,实现简洁,实用,高效,发挥出非同寻常的威力。这堂课,也是带你进入故事殿堂的一条奇特门径,让你直接窥见故事创作的本质。从而转换你的思维模式和创作观念,帮你发现故事创作的崭新洞天。
本课程是半镜先生亲身故事创作实战经验和长期故事研究成果相结合而开发的一门实用型“故事创作”课程。该课程的重点讲解“故事情节”,给你详细解析故事/情节的“基本粒子”——桥段,教你正确认识桥段,学会抽取和变换桥段,学会重组桥段,以及建立属于你个人的“桥段库”,教会你高效的故事情节设计方法,从而令你的故事创作水平,直接跃迁到一个新境界。
本堂课成里,半镜先生会告诉你:所有新故事,都不过是旧桥段的重新排列组合而已——这不仅是创作的真相,更是一种接近本源的,高效的创作方法。不仅可以用来写短篇小说等小故事,用来写电视剧,长篇小说,网络小说等大故事,则会更加高效。
课程大纲
学员反馈
来看看学过的人对课程的评价
点击下标题方即可阅读
↓↓↓↓↓↓
课程方式
在线课程(音频为主+ppt+图文视频资料)
+学员交流和老师指导微信群
+作业和练习
即刻买,即刻听
不用等待,不用安装APP
一次购买,长期复听
在线平台,简单方便
拿着手机,就能随时随地听
课程价格
原价698元
现在立马购买,享受折扣特惠
仅需398元
优惠随时会截止
请抓住最后机会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马上抢占“扒桥段”名额
该课程已经上线
即刻买,即可听
下面是半镜先生写的故事
你点开看几个
就能判断他的故事创作实战水平
和这个课程值不值得听了
只有真正会编故事的人
才能真正教会你编故事
想看爆爽,超屌的奇闻怪谈吗
想要颠覆三观,炸裂脑洞的惊异体验吗
==半镜先生脑洞故事集==
惊奇 脑洞 悬疑 反转
让你一读上瘾,欲罢不能
听课方法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订购课程
夺命地铁片尾曲
Copyright © 福建旅游攻略联盟@2017